掃一掃 直接在手機上打開
隨著城市現代化、機動化的快速發展,中心城區停車難問題日益突出,特別是老舊小區的停車難問題更加突出,夜間小區停車需求高峰期間供需矛盾日顯嚴重。
老舊小區停車難有歷史原因
當前老舊小區集中的中心城區在投資停車設施的規劃、建設、管理等方面還存在著諸多問題。由于中心城區老舊小區較多,原先的小區規劃從總體上講對機動車停車問題考慮不夠,停車位嚴重不足。一是停車位配建標準不足。由于歷史原因,中心城區很大一部分老舊小區本身未配建停車場,即使是房齡較短的小區,配建的停車位也遠未達到供需平衡的要求。二是公共停車位稀缺。由于中心城區原先設計格局上的限制,配套的公共停車資源非常缺乏,即使后來臨時規劃開辟的停車場所,也有分布不均勻、停車位供給不足等缺陷。
綜合協調難度較大,停車資源利用不足。一是停車資源未充分利用。目前老舊小區現有停車位多為后期改造設置,由于小區自身內部管理上的不完善,還存在著投資停車設施的閑置,小區內部自有車位尚沒有達到充分合理利用等情況。二是綜合利用協調難度較大。停車資源錯時利用、閑置用地開辟為臨時停車場等工作缺乏政策保障,在牽頭主體上也并不明確。當前,主要還是由公安交通部門進行協調,難度較大且效果十分有限。
小區停車矛盾突出,道路停車配套有限。突出的小區停車供需矛盾,使得周邊鏡明路的亂停車狀況日漸加劇,從而造成道路交通阻塞、車爭人道等現象越來越嚴重。
建議:引進投資智能立體式停車庫系統
在小區內部合理改造現有綠化及景觀,在盡量不影響綠化覆蓋等情況下,通過采用草地式車位、綠化車位等方式增加停車位的供應量。通過改變車位的設置方式,如改變原有的豎列式車位為斜向式車位設置,以更大限度地提高單位面積泊位供給數量,在現有停車空間的情況下,盡量增加停車位的設置。引進安裝投資智能立體停車庫系統,充分利用現有空間,提高小區土地空間的利用率。
目前許多小區對于內部車輛停放的管理還較為粗放,因而出現了小區內部整體車位供給不足,但還有較多車位空置的怪相。建議改變現有的小區內部車位管理模式,通過精細靈活的措施來做好小區內部停車管理工作。例如小區內要采用固定加臨時的車位管理模式,特別是單戶擁有2輛車及以上的,不應該都給予固定式的車位。同時,應鼓勵擁有2輛車以上的居民采用自家車輛在單一停車位上前后停放,這樣既能在不增加停車位的情況下增加車輛的停放,同時也不會產生陌生車輛前后堵車的狀況。
提高小區車輛的信息采集和登記,保證物業管理部門對小區內部車輛信息的掌控,便于物業對小區內部停放車輛的靈活管理,提高小區車位的使用率,盡量避免小區內車位的空置,盡可能多地消化小區自身停車供需矛盾。
優化小區內部通行方式,盡可能在保證小區主通道通行條件的前提下,多采用區域性單行道通行方式。這樣可以盡可能多地留出空間設置停車位,保證小區道路有序流暢地通行。
小區停車需求與社會停車需求往往在時間段上存在一定的差別。社會停車需求的高峰期大都在白天,而小區停車需求的高峰期則往往在夜間,這就給協調周邊單位開放社會停車場供小區業主停放提供了可能。雖然在此過程中,由于車輛的停放、內部設施的折舊和車輛管理等多種因素會給場所擁有單位帶來一定的成本投入,但是可以通過收取一定的費用與周邊單位共享停車資源,這樣也給相關單位帶來一定的停車收益。